中央企业发生重大合规风险事件,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国资委报告。
但可能由于装机下降太猛,今年6月,美国又宣布两年内不对光伏进口产品征收新关税,意味着从东南亚进口组件短期不受影响。二是在全球秩序躁动下,能源危机助力碳中和,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又一驱动力,光伏成为刚性需求,而非奢侈点心,尤其是中国、欧洲和日韩等。

受能源危机及预期影响,欧洲光伏装机还在加速。欧洲的情况跟美国不同,美国拥有强大的传统能源储备以及传统能源影响力,能源自给率高,而且全球能源格局还是其世界秩序的重要构成,光伏的战略地位并不明显,光伏政策的任性表现就是一个注脚。只要光伏存在需求,那么中国光伏主导全球市场的格局就不会发生变化,除非全球其他地方像美国先前这样因噎废食,通过自绝需求来阻止中国光伏的进击。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中,欧洲占比约17%,仅次于中国52%和美洲21%,累计装机仅次于中国。因为石油、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自给率较低,使得欧洲历来受能源危机的冲击较大,这也是欧洲为何重点发展核电、风电和光伏的重要原因,碳排放更像是摆脱传统能源束缚的一个措辞。
今年初,美国宣布对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反规避调查。不过,总体上这些政策的影响可控。敏感性分析:效率、良率、CTM每提升1pct,分别可降本14、1、3分,硅片减薄10,降本4分,预计23年新电池技术经济性将全面超越PERC。
1)三大电池新技术未来的竞争力如何判断效率与成本的平衡缘起:21年PERC量产平均效率23.1%逼近其理论极限24.5%。N型硅片在少子寿命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,效率极限更高。IBC:增加背面掩膜、开槽等图形化处理工艺,可结合TOPCon、HJT形成效率更高的TBC、HBC电池。IBC:已有0.2GW在产,22年规划超8.5GW,龙头量产平均效率24%。
本文分析了HJT、TOPCon、IBC三种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竞争力,以及新电池技术会带来怎样的产业链变化,并总结出技术变革期的投资思路。1、效率:IBC(叠加)>TOPCon(双面)>HJTTOPCon:实现了无需开孔的钝化接触,未来可升级POLO结构,双面TOPCon理论极限可达28.7%。

投资维度2:中期看业绩弹性,设备>新辅材>电池组件>老辅材。3、量产:TOPCon(单面)>IBC(P型)>HJTTOPCon:已有29GW在产,22年规划超40GW,龙头量产平均效率24.5%。HJT:已有5GW在产,22年规划超9GW,龙头量产平均效率24.5%。拉晶:石英坩埚&碳碳热场纯度要求提升,单炉耗量增加。
投资维度3:长期看业绩持续性,老辅材>组件>设备>新辅材>电池。2)新电池技术会带来怎么样的产业链变化①电池TOPCon:可沿用部分PERC产线,增加隧穿氧化层和掺杂多晶硅层,主要有LP制备多晶硅膜+扩散、LP制备多晶硅膜+离子注入、PE制备多晶硅膜+原位掺杂三种方式HJT:全新产线但工艺流程简洁,增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和异质结结构;非晶硅镀膜技术有PECVD和CAT-CVD两种路线,透明导电膜(TCO)镀制也有PVD和RPD两种路线;低温银浆亟需国产化,HJT对银浆需求量大增;TCO镀膜需求增加,带动靶材需求高增。HJT:晶体硅/非晶硅异质结形成PN结,在晶体硅与非晶硅之间镀制有本征非晶硅钝化膜,理论极限可达28.5%投资维度2:中期看业绩弹性,设备>新辅材>电池组件>老辅材。
结论:短期N型TOPCon与P型IBC或为较具性价比选择,中期各路线共存(HJT提效潜力大,其他两种成本低),长期或将向TBC&HBC转型。胶膜:N型电池对阻水性要求高,POE/EPE抗PID性能优异,渗透率或提升。

核心结论为:短期TOPCon与P型IBC具有优势,中期TOPCon、HJT、IBC或将共存,长期预计将往TBC&HBC转型;新技术变化下,较看好设备、电池组件、银浆&银粉。3)技术变革期的投资思路投资维度1:短期看业绩释放顺序,设备>新辅材>电池组件>老辅材。
1)三大电池新技术未来的竞争力如何判断效率与成本的平衡缘起:21年PERC量产平均效率23.1%逼近其理论极限24.5%。材料:IBC电极位置变化需降低应力,或采用低温导电胶或导电背板的封装方式。IBC:增加背面掩膜、开槽等图形化处理工艺,可结合TOPCon、HJT形成效率更高的TBC、HBC电池。3、量产:TOPCon(单面)>IBC(P型)>HJTTOPCon:已有29GW在产,22年规划超40GW,龙头量产平均效率24.5%。敏感性分析:效率、良率、CTM每提升1pct,分别可降本14、1、3分,硅片减薄10,降本4分,预计23年新电池技术经济性将全面超越PERC。拉晶:石英坩埚&碳碳热场纯度要求提升,单炉耗量增加。
2、成本:IBC(P型)>TOPCon(单面)>HJT分路线:TOPCon靠降银耗、薄片化;HJT靠低温银浆国产化、降银耗、薄片化、设备降本;IBC靠掩膜工艺优化、薄片化、设备降本。②硅片:参数:不同技术对硅片性能参数、厚度要求不一,如TOPCon要相对(较其他技术)低的电阻率和少子寿命,IBC要高电阻率和少子寿命。
HJT:晶体硅/非晶硅异质结形成PN结,在晶体硅与非晶硅之间镀制有本征非晶硅钝化膜,理论极限可达28.5%。投资维度3:长期看业绩持续性,老辅材>组件>设备>新辅材>电池。
③组件:焊接:设备:单面焊接,或采用新的串焊机。N型硅片在少子寿命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,效率极限更高。
IBC:已有0.2GW在产,22年规划超8.5GW,龙头量产平均效率24%。切片:金刚线继续向细线化方向发展,或有钨丝替代钢丝的技术变革。HJT:已有5GW在产,22年规划超9GW,龙头量产平均效率24.5%。IBC:电极放在背面减少光照遮挡损失,并且使用隧穿氧化层做电子传输,未来可叠加TOPCon或HJT技术,叠加后效率上限可达29.1%。
1、效率:IBC(叠加)>TOPCon(双面)>HJTTOPCon:实现了无需开孔的钝化接触,未来可升级POLO结构,双面TOPCon理论极限可达28.7%。2)新电池技术会带来怎么样的产业链变化①电池TOPCon:可沿用部分PERC产线,增加隧穿氧化层和掺杂多晶硅层,主要有LP制备多晶硅膜+扩散、LP制备多晶硅膜+离子注入、PE制备多晶硅膜+原位掺杂三种方式HJT:全新产线但工艺流程简洁,增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和异质结结构;非晶硅镀膜技术有PECVD和CAT-CVD两种路线,透明导电膜(TCO)镀制也有PVD和RPD两种路线;低温银浆亟需国产化,HJT对银浆需求量大增;TCO镀膜需求增加,带动靶材需求高增。
技术原理:光伏电池核心结构为PN结和电极,效率损失主要分为光学和电学损失,HJT&TOPCon降低电学损失,IBC降低光学损失。本文分析了HJT、TOPCon、IBC三种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竞争力,以及新电池技术会带来怎样的产业链变化,并总结出技术变革期的投资思路
维科网光伏讯,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10月11日宣布,正在启动一项新的能源业务,为家庭和企业提供电池组、太阳能电池板、电动汽车充电桩等一系列能源管理产品。今年7月份,由于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远远落后于预期,特斯拉暂停了在美国大多数市场安装太阳能屋顶项目,9月底又宣布会在四季度重启太阳能业务,可见其发展并不如意。
按照特斯拉的说法,特斯拉太阳能屋顶为房屋供电,强度高于普通屋顶,可在断电情况下为家庭供电达数天,减少对电网的依赖,甚至反哺电网。本次通用汽车宣布启动太阳能业务,很有可能也是为了配合其电动化战略目标。2021年,通用汽车在其巨资打造的奥特能平台上推出了多款电动汽车,希望借此实现电动化转型,但市场反馈比较一般。2021年,特斯拉太阳能项目部署总装机容量仅为345MW。
早在2012年,特斯拉就已对外宣布其太阳能业务。因此,通用汽车或是有意通过太阳能业务进一步加强其在消费者的印象,并带动电动汽车销售。
但特斯拉的太阳能业务并未像其电动汽车业务般高歌猛进。从描述来看,通用汽车的新业务与特斯拉的太阳能业务颇为相似,即给家庭和企业用户安装配套储能的光伏系统,将白天产生的电力储存起来,在夜间或停电期间为家庭提供电力
2021年,特斯拉太阳能项目部署总装机容量仅为345MW。本次通用汽车宣布启动太阳能业务,很有可能也是为了配合其电动化战略目标。 |